COMPANY BUSINESSES
北京地鐵5號線高架橋工程
北京地鐵五號線經過東單向南延伸至宋家莊,向北延伸至太平莊,是北京地鐵實施的第一條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工程線路全長27.6km,設24座車站,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9座,地下線長14.8km,地面站及高架線12.8公里。北京地鐵五號線為奧運工程,同時大部分區(qū)段位于城市主干道的路中,其工程主要特點為工期短、景觀要求高。橋梁總體設計中主要綜合考慮和控制了橋梁的整體景觀效果,同時采用A、B梁等結構型式,允許各段高架橋同時開工,縮短了施工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對市政交通的影響。
北京地鐵13號線高架橋工程
北京地鐵13號線西起西直門,沿京包鐵路線西側北上,再沿東北內環(huán)的北側向東,至劉各莊道口前轉向南,接望和支線,終點東直門,線路全長為40.8km。全線橋梁總長約12944m,橋梁面積114238m2。該工程為北京第一條有高架線的地鐵工程,設計充分考慮了軌道交通橋梁作為城市橋梁的特點,采用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是國內軌道交通首次采用。指揮中心處橋梁支座采用國際先進的隔振彈簧支座,在國內橋梁上首次采用,該支座大大減小了列車沖擊荷載對指揮中心的振動,效果良好。
北京地鐵14號線高架橋工程
北京地鐵14號線是北京軌道交通線網中一條連接東北、西南方向的軌道交通“L”型骨干線,線路全長47.7km,高架線長4.73km。線路自起點一直沿規(guī)劃梅市口路路中敷設,連續(xù)上跨小啞叭河、永定河和西五環(huán)路,并上跨多個規(guī)劃路口,下穿京石客運專線,上跨豐沙鐵路。跨永定河節(jié)點橋結合梅市口路市政橋梁,采用多跨連續(xù)剛構橋方案,與梅市口路對孔布置,實現(xiàn)市長要求的“美觀、安全、經濟”要求??缲S沙鐵路節(jié)點橋采用主跨為84m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T構,橋梁全長168m,橋跨布置為(84+84)m;施工跨度為71+71m單轉體的施工方法,橋梁曲線半徑小,跨度大,轉體施工難度大,在國內尚屬首次。
長安街通道裝修工程
長安街通道裝修工程,屬于2016-2017年市管委和市交通委路政局的統(tǒng)一組織部署實施的北京市長安街景觀提升工程。本次裝修改造范圍包括建國門至復興門內的13座通道。設計目標:打造“莊嚴、沉穩(wěn)、厚重、大氣”的長安街氣質,整體圖集設計方案提取了如意、祥云、蓮花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符號,運用到長安街的標志風格,將實現(xiàn)長安街“物物皆景觀、處處是精品”的效果。
北京地鐵昌平線高架橋工程
北京地鐵昌平線全長約30.88km,分兩段建設。其中一段工程從南邵站至西二旗站,線路正線全長21.35km(地下線2.99km,地面線2.82km,高架線約15.54km)。設7座車站,其中1座地下站,6座高架站,在定泗路設置停車場1座。本區(qū)間高架橋標準梁采用30m跨雙箱單室箱形梁,配上流線型擋板,整體效果輕盈流暢、立體感強。標準梁結合現(xiàn)場環(huán)境,采用較為靈活的施工方法,主要為整孔預制,梁上運梁架橋機架設、地面運梁履帶吊和龍門吊吊裝及支架現(xiàn)澆。 跨路口連續(xù)梁采用了分離型減隔震支座,改善了整體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有效地減少橋墩尺寸并保證結構在地震力下的安全。該項目是國內軌道交通高架橋首次采用分離型減隔震支座的橋梁。
北京軌道交通首都機場線高架橋
北京市軌道交通首都機場線工程由出洞口處至五元橋段高架橋位于高速路與京順路之間的綠化帶,全長3.733km ,共123跨。沿線跨越西壩河、四元橋主橋及匝道、將臺路、萬紅西街、望京街三個現(xiàn)狀路口,以及兩條機場高速與京順路聯(lián)絡匝道?,F(xiàn)況四元橋立交為三層定向互通立交。標準梁采用預制小箱梁架橋機架設方案,對環(huán)境影響小、造價低,為市區(qū)內的軌道交通高架橋建設提供了新思路。該工程是北京市地區(qū)首次在軌道交通中采用架橋機架梁??缢脑獦?1#匝道橋采用(38+59+38)m預應力連續(xù)混合梁,兩個邊跨為混凝土梁,中跨為結合梁,充分適應了復雜的現(xiàn)場條件,有效的減少對既有交通地影響,又降低了工程造價。此橋是國內軌道交通中同類型橋第二座??缢脑獦蛑鳂虿捎?38+49+38)m預應力連續(xù)結合梁,采用頂升鋼梁調整橋面板應力的施工方法,大大減少了臨時支架對四元橋主橋的交通的影響,即充分適應了環(huán)境又降低了工程造價。
北京現(xiàn)代有軌電車西郊線高架橋工程
北京現(xiàn)代有軌電車西郊線是線網中一條主城區(qū)連接香山地區(qū)的專用軌道交通線,由西向東依次沿香山路、旱河路、玉泉郊野公園、北塢村南街南側、金河路西、南水北調公園、北四環(huán)西路和昆玉河敷設,最終到達巴溝和既有10號線巴溝站換乘。線路全長9.064km。其定位為一條以旅游、休閑、觀光為主,兼顧沿線客流的低運量等級的線路,主要服務于香山、植物園地區(qū),并兼顧沿線交通疏解和環(huán)境保護的功能。該項目是北京市第一條現(xiàn)代有軌電車線路。全線以地面和高架鋪設方式為主,乘客在乘車的同時,亦能觀賞三山五園美景,同時結構設計充分考慮與沿線景觀的結合,做到自然、人文、交通的和諧統(tǒng)一。
南京地鐵2號線東延線高架橋(U梁)工程
為了滿足仙林大道的景觀和環(huán)保要求,南京地體東延線沿仙林大道段高架橋采用開口薄壁U型梁作為上部結構,為國內首創(chuàng)。U型梁標準梁跨徑25m。仙鶴門~仙鶴中站1.2km區(qū)間;仙鶴東~體育學院站兩個U型梁區(qū)間長約3.5km。該項目對有降噪和景觀需求的地段采用開口薄壁U 型梁,為國內首創(chuàng),具有降噪效果好,總建筑高度低,行車安全、斷面空間利用率高,外觀優(yōu)美、視覺效果好、經濟性好等優(yōu)點。
南京地鐵2號線跨仙林大道斜拉橋
本橋為國內第一座獨塔單索面曲線地鐵斜拉橋,主塔橫向設置背索(錨索),該方法在國內地鐵橋梁中為首次采用。斜拉索采用非對稱張拉工藝,該設計方法為國內首次采用。采用仙鶴型主塔,外形優(yōu)美,結構新穎獨特。本橋為曲線橋梁,同時拉索索面為單索面,在恒活載作用下,主梁承受很大的扭矩,彎剪扭耦合作用明顯;由于斜拉索水平徑向分力作用,與常規(guī)直線斜拉橋主相比,主梁橫向承受很大的橫向彎矩,主塔也橫向承受很大的彎矩;本橋是地鐵橋梁,采用整體道床結構,而本橋對荷載敏感度高、預拱度沿橋梁的分布變化大、徐變完成時間長,對軌道線性控制要求高。